党委组织部(党校)

机仪学院本科生曲江党支部联合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清明节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07 18:08:37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学习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爱国主义精神,4月2日下午,机仪学院本科生曲江党支部联合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先锋桥”辅导员工作室在曲江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及服务大厅开展了“铁血‘艾’戎装,千‘锤’铸忠魂”清明节艾草锤制作非遗文化传承暨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传承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著名公益摄影师、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校友韩佳龙作交流分享,机仪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为了更好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面貌以及团队的工作,韩佳龙精心选取了杨清源、李万乐、胡明、贺素4位老战士的影像视频和大家分享。通过杨清源的视频详细展示了团队的日常拍摄工作,杨清源老战士在视频中说道:“我有遇到危险4次,差一点到马克思那报道去了,要保家卫国就必须抗美援朝,只有抗美援朝才能保家卫国。”看着视频里的老兵讲述亲身经历,现场师生无不动容。随后,韩佳龙指着一张空白照片说:“我的爷爷就是一名志愿军战士,我学会摄影后,想要记录下爷爷的故事,却已无法实现,因为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于是我便决定拿起相机去拍摄他的战友们。”这项事业一做就是4年,并且还会继续做下去,与志愿军老战士的双向奔赴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最后,韩佳龙讲述了他在山东帮助33师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胡明寻找战友的故事,在韩佳龙团队的帮助下,33师战士胡明与贺素等战友在山东卫视的春晚中如愿相见。每一份影像背后都承载着独一无二的“追星故事”,现场师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深深打动,那些穿越时空的记忆值得被永远传承与铭记。

 

 

分享结束后,韩佳龙向参加活动的师生赠送了明信片,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关注老战士、关注志愿军。活动现场大家一起制作了艾草锤,在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同时,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先烈们致敬。本次活动为师生党员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事迹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党爱国之情,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向优秀校友学习,向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青春力量。

 

 

学生感想:

学生党员张靖坤:本次党日活动是最令我难忘的一次活动,韩佳龙学长从事的公益事业以及他分享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贺素老奶奶讲述的真实经历让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他们是真正的战士和英雄,也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逐的“明星”。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感谢那些为国牺牲的先烈们,没有他们的无畏精神,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一定会被我们继续传承下去。也感谢韩佳龙学长用影像保留下老兵们的故事,期待学长在未来用镜头记录更多老兵的事迹。愿视频中的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愿祖国繁荣昌盛,世界永葆和平。

学生仪凯奇:本次活动韩佳龙学长分享的志愿军老战士拍摄经历让我潸然泪下,通过学长拍摄的视频我深刻感受到志愿军老战士们的质朴与谦逊,这些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从不居功自傲,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当作应尽的职责。他们的眼神中,有历经磨难后的坚毅,也有对往昔战友深深的怀念。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一个故事,那些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故事,从他们平静的讲述中娓娓道来,却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也切实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无论在何时何地,他们始终将党,将人民放在最中心最重要的位置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最可爱的人啊,他们也曾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入耄耋之年,拍摄照片不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精神的传承。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英雄们的奉献,让志愿军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韩佳龙简介:韩佳龙,著名公益摄影师,咸阳市爱星青年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注红色历史影像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他于2020年发起“志愿军老战士影像保护计划”,带领团队跨越18座城市,为254位抗美援朝老兵建立影像档案。他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CCTV-1、CCTV-2等上百家主流媒体报道,被媒体誉为“用镜头守护民族记忆的90后先锋”。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